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 美媒称,4月4日清明节是中国人对祖先表示敬仰的全民节日,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将带着一包包礼物、鲜花和食物去至爱亲朋的墓地扫墓。但是,这种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传统却凸显出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个破坏性主题:没有地方了。
4月5日,一位妇女在北京的八宝山公墓祭扫。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4月2日报道指出,中国的城市官员正在加大力度改变人们对坟墓的重视,在清明节为最近去世的人提供集体海葬。上海、广州和浙江嘉兴等城市为逝者的亲人提供交通费和海葬费,甚至每份骨灰60至800美元的补贴。2013年,上海市把海葬补贴提高五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官员给执行海葬的船队又增加了一艘船。
报道认为,在丧事昂贵的中国,这样的替代很可能受到欢迎。中国每年有900万人移居城市,墓地开始供不应求。《时代》周刊2009年曾报道,香港的一块永久墓地价格可能高达3万美元,临时墓地则要3000美元左右,致使一些人把亲人遗体送到国外安葬。此外,把骨灰撒入大海也是避免被盗墓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