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 日本《朝日新闻》10月11日称,中国政府通过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峰会等一系列领导人外交,以东盟为舞台旗帜鲜明地推出新亚太战略。中国此前对东盟外交以经济为中心,而习近平政权争取使之实现飞跃,在政治、安全领域也加以渗透,但东盟对此心情复杂。
一名东盟外交人士称,中国在9日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邀各国防长适时访华,而美防长哈格尔6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安全会议上也曾邀东盟各国防长访问夏威夷。中方的邀约似乎意在抗衡美国。
报道称,中国还一再要求把创设中国-东盟防长会议写入《纪念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联合声明》,尽管东盟接受这一要求,但声明措辞模棱两可,仅称东盟注意到中国的倡议。一名泰国外交部高官称:“安全问题对不同国家影响不一。‘注意到’的意思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表明东盟对安全合作怀有强烈戒心。
报道指出,李克强在与东盟各国的领导人会议上强调冷战已结束20余年,从这番话不难窥见中国心存危机感,即在不少东盟国家安全方面依赖美国的背景下,该地区在政治军事层面对中国仍有强烈的防范情绪,可能使中国-东盟关系发展遭遇天花板。
中国此前通过经济援助和东盟构建了关系,而习近平政权力争在此基础上和东盟开展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对话,加深互信。报道分析,中国的战略是避免一味加剧摩擦,逐渐实现地区力量均衡。
报道说,东盟各国对加强对华经贸合作表示欢迎,但一转到外交、安全问题上便变得慎之又慎。东盟各国和中国的距离感不一,如掌握不好分寸可能对东盟一体化造成威胁。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