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北京1988年9月30日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今天结束了一次重要的战略会议,保证采取谨慎的改革措施来对付创纪录的通货膨胀。
中国领导人在全会后没有透露具体的新计划,但他们保证在今后两年内逐步地进行价格改革。
他们试图提高长期以来人为地压低的价格,以提高产量和消除短缺。中央要求改革效率不高的国营企业、出售国营公司的股票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
【合众国际社北京1988年9月30日电】为期5天的共产党中央全会今天闭幕,在闭幕会上通过了一项放慢中国经济改革速度的决定。
中央委员会还宣布了消灭党政官员贪污腐化现象的新的两年经济计划。
腐败的党政官员利用介于中央计划和自由市场两者之间的经济牟取暴利。
共产党中央要求严格执行有关党员行动的规定,严厉惩治违反这些规定的人。
【美联社北京1988年9月30日电】中国共产党30日宣布,中国今后两年最大的任务是控制失控的通货膨胀和“整顿经济秩序”。
中国领导人一年前建议迅速实行价格改革以结束政府的补贴和使价格更符合商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生产厂家没有能力满足群众过热的消费需求、广泛存在的中间人以政府规定的低价买进商品然后在黑市上以高价卖出谋取暴利的作法加剧了通货膨胀。中国的工业生产去年增长了将近20%,这种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可能持久的。
政府已下令严加控制开支、紧缩货币供应量,并把长期存款的利率与通货膨胀挂钩以恢复经济秩序。
【共同社北京1988年10月1日电】30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三中全会的公报,整个说来,在有关改革路线的问题上,采取了“全面改革,全面开放”的路线,将经济调整作为今后两年的方针。
据三中全会公报说,两年的经济调整是为了“整顿经济环境,恢复经济秩序”,想要在此基础上来推进全面改革。似乎可以说,会议公报是要向国内外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本身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日本经济新闻》1988年10月1日述评】题:价格改革后退一步,对对外开放政策影响小
中国共产党的三中全会提出了紧缩色彩浓厚的政策。调整的对象仅限于非制造业投资的压缩方面,所以,它对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可能不大。党内意见在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问题上是一致的。国务院发言人袁木在30日的国庆招待会上说:“不压缩与引进外资有关的项目。”
通过前不久的竹下首相访华,日中缔结了投资保护协定,因此,日本企业中掀起了对华投资热。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热情大概不会由于中国实行调整政策而减弱。(刊载于1988年10月2日《参考消息》)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