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效果实验室主任张洪忠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效果实验室主任 张洪忠 ) 我来自一个小县城,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我都是在我们小县城邮局的读报栏读《参考消息》的。那是为我打开世界的窗口,唯一的窗口。30多年来,我说一声迟来的感谢,我特别感谢《参考消息》。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是“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国际新闻的生产方式”。我们做新闻就两点:第一,如何选择新闻,第二,如何组合新闻。
如何选择?首先,《参考消息》要精确掌握读者的需求,明确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根据这个群体的阅读特点来选择新闻。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做了十多年读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际新闻的主要受众群七成多是男性,平均年龄在35到40岁之间。这样的一个群体,喜欢什么样的国际新闻?经过测试,“大而硬”,即大国家、硬新闻是他们所喜欢的。
选择新闻后如何组合?以前我们的信息是唯一的,现在我们可能是几十万分之一,我们如果还是按现有的生产方式简单地把文字摆上去,那就是几十万分之一。我们有非常顶级的传统优势,其实我们适当地将资源稍微地可视化、专业化以后,它就能够适应互联网的形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