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英刊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中国敞开大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不是所有进来的东西都是受欢迎的。随着西方的商品和新技术,外来生物也渗透入这个国家。一项综合调查发现,几乎有550种非本土物种已经入侵中国,而且从病毒到鱼类和哺乳动物不一而足。这些入侵物种每年带来的损失估计高达150亿美元,其中给农作物和森林带来的问题尤其严重。
据英国《自然》周刊网站11月27日报道,农业部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波(音)在上个月于青岛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说:“随着国际贸易成几何倍数增长,外来物种的数量也出现了同样的增长。”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加强对进口植物材料的限制,并开始执行严格的检疫要求。中国还耗资10多亿美元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监测它们的扩散,研究入侵机制和生物影响,并开发控制技术。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生态学家万方浩说,这导致了相关研究的激增。
万方浩目前正在完成一项投资1000万美元持续10年之久的项目,该项目由科技部出资,主要研究农业和林业领域的入侵物种。在青岛的会议上,科学家们展示了部分研究成果,并表明更好地理解外来物种如何入侵可能有助于对此进行有效控制。
一个例子就是B型烟粉虱,它以一种名叫韧皮部的植物维管组织为食。它不仅因为以植物为食带来直接损失,而且还通过转播植物病毒带来间接损失,给除西藏外的中国所有省份的蔬菜和棉花生产都造成了严重破坏。
研究人员现在已开始设法阻止B型烟粉虱的进攻。万方浩说,通过种植可以抵抗这种害虫的农作物品种、将单个幼苗分离以尽量减少虫害扩散、使用最低程度的杀虫剂并通过害虫的天敌来实行生物控制等措施,自2009年以来已经没有大规模的B型烟粉虱虫害爆发。
另外一个得到控制的入侵者是红脂大小蠹。在北美,红脂大小蠹主要攻击枯死或者生病的树木。但是,上世纪80年代侵入中国的红脂大小蠹自1999年以来已经在北部省份毁掉了1000多万颗松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昆虫学家孙江华说,自2007年展开综合虫害治理计划后,红脂大小蠹的传播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现在这种虫害的感染率不足千分之一,而在虫害最严重的时候,山西省2001年每10颗树中就有3颗受到虫害影响。
英国沃林福德生态和水文学中心的生态昆虫学家海伦·罗伊说,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将对世界其它国家产生影响。她说,生态入侵是“双向的”。北美的大多数森林有害物种最初都来自中国,而部分出口曾给欧洲带来严重破坏。
罗伊说,在对付入侵物种时,国际协作极其重要。她一直在研究小丑瓢虫在欧洲的入侵,通过和中国研究人员合作,现在正试图了解这种害虫的行为习惯和天敌,希望可以找到有效的控制措施。
但是万方浩说,中国的行政问题有时会妨碍科学家们的努力。例如,许多外来物种是通过附着在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垃圾上进入中国的。但是目前并不清楚哪个部委负责对进口垃圾的检疫和监督。此外,解决外来物种入侵涉及到多个部委。孙江华说,需要在各部委之间进行更好的协调和进一步的数据共享。
万方浩说,无论如何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不会消失。随着气候变暖、国际贸易增加和快速的城镇化,生物入侵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编译/刘晓燕)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