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1日报道 法报称,为庆祝农历新年,打工者们在1月末离开沿海省份工厂回到处于中国内陆的农村以庆祝节日。31岁的沈素珍(音)希望借机说服她的哥哥和嫂子留在他们的乡村祝高村。
法国《世界报》11月28日报道称,沈素珍向他们说着已经多次重复过的话:他们应当自己负担起他们两个留在村里的儿子——12岁的明齐(音)和5岁的成玉(音)的教育。就像很多当地其他父母一样,这对夫妇前往距离自己家乡1400公里的工厂城市东莞打工。他们在一家鞋厂的生产流水线上工作。沈素珍说:“我哥哥无法跟上儿子的教育。当他们训斥孩子们的时候,两个儿子更听他们爷爷和婶婶的。”
这两个孩子的情况并不是孤立现象。根据中国妇联2013年公布的数字,中国有6100万孩子是“留守儿童”。它占到17岁以下儿童数量的21.8%。
最好情况下,明齐一年可以看到父母一次。当然,他们会打来电话。但是这些交流很有限。明齐说:“我问他们在东莞的生活而他们问我的学业如何。我回答他们我在班上属于中等。”
在祝高村小学,数学教师兰文福(音)表示,爷爷奶奶辈的长辈们为这些“留守儿童”做饭洗衣服,但是他们并不是都有能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兰文福说:“10到15岁是关键年龄段。但是这些年轻的孩子是自由放任发展。很多孩子走向反面。”沈素珍遗憾地说:“在村子中,一些孩子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家庭。”
报道称,这些被遗弃的男孩和女孩的命运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愤怒。中国民众将其归咎为户口问题。2012年11月,5名儿童去世让中国博客圈骚动。5个孩子因在垃圾箱取暖御寒而死于一氧化碳中毒。2013年8月份,江西省一名教师性侵8名女童并使得她们患上性病,她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
报道指出,为了让事情有进展,需要说服繁荣的城市接纳来自农村的贫穷打工者的子女。一名6岁的小女孩在农村由其爷爷奶奶教育,他们决定离开山东老家前往上海工作。由于没有必要的文件,没有一所小学接受这个小女孩。由于引发电视台的关注,这名小女孩终于可以上学了。不过,很多上海的家长担心本市的教育机构会被农村的孩子占据。有人在微博上说:“谁将是下一个?农村数百万的儿童都想到我们这里上学,他们会有各种理由……。”
这种城乡一体化的屏障以及在工业化省份高昂的生活成本促使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回到自己家乡。中国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帮助了他们。在祝高村,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鼓励村民离家以期为村子带回收入。但是现在,官员们更多地鼓励村民回乡支持地方发展,还在附近小型新建工厂组织培训。
这一政策开始带来果实:祝高村小学没有父母的学生比例近四年来从原先超过50%下降到三分之一。村里一名村官说:“他们看到远离孩子对孩子教育有害,也会产生不良社会后果。”(编译/刘卓)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