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月6日刊登题为《中国相信什么?》一文,作者为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思想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又逐渐加入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其他一些最新提出的思想——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于是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混合体,这个混合体与中国的现实截然相反。这样的中国信奉主权和发展,但还有别的吗?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就不能说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即使它在其他领域如经济或军事力量等方面展现出的实力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显著提升。
文章指出,中国的这种发展变化兼收并蓄了三个主要元素。首先,与古典文化相关的传统思维,它由一切有助于在发展进程中促进稳定的因素组成,这个发展进程越来越强调道德和恢复过去的某些有利于保存社会凝聚力的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其次,共产主义思想,即构成中共基本身份的意识形态定式,由它产生出上述理论。它是历史环境的产物,其特点是不断地根据中国自身形势适应新的思想潮流,与此同时还要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西方思想。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也属于西方思想。然而,这种表述被当做当今西方世界盛行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潮流的同义词来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应该反映出中国给予法治国家和法规为基础的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视,这是越来越被承认的原则。
文章称,在强调法律法规在发展进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的同时,对中国这样一个一向“以人治人而不是以法治人”的国家而言意味着历史性的巨大飞跃,最大的挑战则是在这个框架内尽可能地扩大民主。在今天的中国,这还是一种以纯粹的而又模棱两可的试验为指引的现象,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至多是在不威胁到权力的前提下巩固协商。
文章指出,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经历的各种变化、日益多元的城市社会结构的形成、繁荣的中产阶级和技术进步推动的民主化,这些都促进了社会对公共事务的更大参与。人们不再像过去一样盲目地支持官方口号,而是积极行使公民权利。这就显示出建立一种对话模式的必要性,使权力更加贴近公民,形成一种相互承认和影响的机制。
传统思想的兼容并蓄、共产主义观念和对西方思想新的贡献构成了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思想基础。今天的中国社会具备了多元属性,并随着逐渐加深的社会经济改革进程形成了各种社会团体。
文章称,意识形态对于保存社会共识、坚持既定方向和确保作为稳定基础的政权合法性发挥着关键和必不可少的作用。与经济发展模式一样,不能认为中共的意识形态基础就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其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坚定。中国的经济制度与西方盛行的趋势之间越相同,来自国内外对其完成政治改革进程的压力就会越大。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