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 外媒称,2013年12月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往电影院观看军国主义影片《永远的零》,并在观后对日本媒体表示,这部电影让他“非常感动”。紧接着,安倍又在新年致辞中强调,“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这一番举动无非显示了安倍异常强烈的大和民族主义精神。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9日报道称,安倍选择观看这部影片,体现了他个人感情所系。这项选择以间接方式对外界传递了信号,即安倍以此姿态告别2013年并寄望于指引2014年的方向,令周边邻国有识之士为之忧心。
日本幅员狭小,资源贫乏,天灾频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日本社会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危机意识。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举国失落心态日益严重,这才是朝野仇华情绪益趋强烈的根由所在。这种情绪映射在战略层面上,则是究竟由中国还是日本执亚洲之牛耳的问题。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1月8日报道称,这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年前送给中国当权者的“礼物”:他参拜了供奉着250万日本战争死难者的靖国神社。北京认为这是挑衅。
正如预期的那样,北京没有浪费这次机会并作出了强烈回应。中国外交部说,安倍晋三在中国不再受欢迎,对话的大门已经关闭。
现在,中国政治家喜欢敲打日本这个魔鬼——在东京处理历史的问题上他们这么做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外交争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冲突。这种冲突与中国和日本的地区野心及权力政治野心有关。
安倍是右翼民族主义者,参拜靖国神社不仅仅为了取悦右翼分子,而且也想借此强调他的军国主义冲动。2012年日中爆发的钓鱼岛争端对他大有帮助。
如今,日本首相宣布,他想向中国和韩国解释有争议的参拜靖国神社之事:“我乐意举行日中峰会和日韩峰会。”
但报道指出,安倍的声明可能已经太晚了。因为北京在日本问题上追求特殊利益:东京是美国的紧密盟友,而美国自1945年以来在东海和南海保持着军事优势。这越来越不合中国领导人的心意,因此他们在2010年首次对该地区海域提出了自己的“霸权要求”。
像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在过去30年里取得的经济成就必然促使它提高外交政策追求。
2014年东亚的开局令人担忧。日本首相侮辱了中国和韩国,致使它们之间中断交流;中国则逼迫日本,并浪费了同首尔的良好关系。这也让华盛顿面临困境,因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严重破坏了奥巴马政府精心维护与日本和韩国关系,以便使这两个民主盟友牵制中国这个崛起者的战略。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