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在秦岭腹地陕西省宁陕县丰富镇,有一个只有一位老师和13名学生的教学点——猴子坪小学。图为黄同谦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新华社发(杨宁 摄)
参考消息网1月21日报道 曹明芳(音)是中国教育奇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既没有出生在有钱人家庭,也不具备超众的智力,但得益于多年的艰苦努力和家人的牺牲,她不但获得了信息工程学学士学位,几个月后还将在加拿大拿到硕士学位。她说:“我想看看世界,提高自己,在外国公司积累一些工作经验,然后回国,把这一切付诸实践并挣钱。”
西班牙《国家报》1月19日报道指出,在中国,数以千计的人都在重复她的故事。目前,中国有40万学生在国外留学,是全世界最多的。许多人就读于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中国教育体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基于三大支柱:严厉的纪律、对老师尊敬以及中国政府(中国教育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和家庭对教育的巨大投入。
报道称,只需要与曹的母亲吴伟文(音)聊上一小会儿,你就会惊讶于这个国家的巨大进步。她回忆说:“我与成千上万人一样,没有机会上学。13岁那年,全家不得不离开南京,到安徽农村劳动。三年前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许多学校关闭。有些大学1970年再次开学,但只要党员或有关系的人。而我们什么都不是。”
报道指出,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有570万年轻人报名,只有4.8%被录取。如今,中国的高考虽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选拔考试之一,有多达912万人报名,但有60%的人可以上大学。她说:“当时的羡慕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我知道将来这些人会成为重要人物。于是我发誓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吴伟文履行了承诺。虽然6年前离婚在经济上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她在曹的教育方面从不吝惜。她坦言,1981年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帮了她的忙。她说:“与许多父母一样,我可以把资源集中到女儿身上。我会继续这么做,直到她找到工作。”
报道指出,无法回避的是,她女儿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曹明芳出生在上海,拥有上海户口。这使她可以在中国的“经济首都”上学。与其他地方不同,上海市84%的中学生可以上大学。这里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报告的印证。评估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成绩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曹明芳说:“与拿农村户口的人相比,我们的确有一定优势,但这里的竞争非常激烈,你必须每一步都要胜出。”确实如此。中国现在有2.5亿学生,其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承受着来自长辈的巨大压力。对于父母来说,分数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三年前的一项官方调查显示,87%的家长最看重分数以及孩子是“两道杠”还是“三道杠”。此外,他们还关心孩子是否能上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往往可以获得政府的大部分资源,而且只针对最好的学生。因此,竞争甚至在高考前就已展开,学生们还要经历决定他们能上哪种高中的中考。
朱雨菲(音)就处于这一阶段。几个月后,她就将参加中考。父母要求她上上海市虹口区最好的高中。朱雨菲说:“中国学生的生活很残酷:我们早上六点起床,到学校后要作早操,然后七点半上课。”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放学。
官方规定下午四点半放学,但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要补课到晚上八点或九点。从周一到周六。其他学生也不会浪费时间:课外班的内容包括语言(尤其是英语)、音乐、体育等。朱雨菲想成为时装设计师,但父母决定让她学会计。她抱怨道:“我没有任何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复旦大学社会学专家徐安琪(音)指出,中国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没有人怀疑这一措施取得了成功。统计数字摆在那里。中国是最快普及免费初级教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15岁以下人口入学率达到惊人的99.8%,辍学率也远低于其他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