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这是1月23日在杭州一农贸市场拍摄的等待出售的活禽。2014开年至23日,浙江省确诊病例已经增加到37例。新华社发(龙巍 摄)
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6日指出,H7N9禽流感病毒可能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仅限于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
台湾“中央社”网站1月27日援引《京华时报》报道称,通过对报告病例的深入调查研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6日发表《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对于H7N9病毒的传播途径,诊疗方案指出,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感染;或经由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报道称,对比上一版诊疗方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版将“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概括为“病毒污染的环境”更准确。因为H7N9病例确有因为摸过装有携带病毒禽类的笼子或者容器,甚至土壤、空气等大环境等,继而被感染的情况,不仅限于分泌物或排泄物。
至于什么是“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北京市疾控中心官员表示,从目前掌握的病例来看,H7N9病毒在人际间不是大规模传播。已报告的病例都是个案、散发,且相对独立,没有看到持续的传染迹象。
另外,2013年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新版方案说,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新旧版“身份认定”有何不同?北京市疾控中心官员表示,经卫生部门在近一年来对病例的汇总分析总结出,H7N9的病毒传染性不太强,仅为有限的人传人,因此降格为“感染性疾病”更准确。
台湾“中央社”网站援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话指出,H7N9病毒潜伏期由2013年定义的一周缩短为3至4天,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期缩短至4天。
中国大陆浙江、广东、北京等多地在2014年以来接连报告数十例人感染H7N9病毒的病例。
业内专家指出,大陆报告逾200例禽流感确诊病例中,半数以上是老年人,因此有禽类接触的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防范。但是因为老年人抵抗力不如年轻人,还是慢性病等加重病毒威力,则尚待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