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水上公园(上图:2013年12月22日摄,下图:2013年12月26日摄;拼版照片)。据河北省环保厅数据显示,全省2013年全年空气达标天数129天,达标率仅3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左右;重度污染以上天数80天,占总天数的21.9%。首要污染物是PM2.5和PM10。新华社发(牟宇摄)
参考消息网2月13日报道 外媒称,数十年来,环保人士一直抱怨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经济增长,为了利益牺牲环境。结果,中国空气、水和土壤受到污染的消息不断登上世界各地的新闻标题——这并不是北京想要的那种媒体关注度。国内外不断加强的监督正推动北京发起环境保护行动。其实,治理污染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就是引起这个问题的首要因素:利益动机。
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12日报道,中国政府把经济手段看做是治理污染的新武器。迄今为止,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都未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例如,环保人士抱怨水和燃料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被人为降低。简单地提高这些资源的价格可以有效地鼓励减少浪费。
报道称,作为提高基础价格的补充,中国可能还会提高对特定资源的税收。短期内还不可能征收高额燃料税,但至少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后这会成为现实。尤其是为了改变过于依赖煤炭的状况,中国政府计划进行煤炭税费改革。与涨价措施类似,这一改革的想法是提高对煤炭和其他燃料征收的税率,从而鼓励减少浪费和提高能效。
中国的最后一个经济手段——投资——可能是最有力的。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透露,环保部2013年否决了30多个损害环境的项目。除了在污染项目开工前就予以关闭外,环保部预计还将提高污染的罚款金额,目前的罚款金额通常低于达到环保标准所需的改革费用。
最后,也是最鼓舞人心的是,中国正处在调整(发展)方式的初级阶段,令其整体经济与环保举措相适应。
报道认为,总而言之,中国制定的新政策正在寻求让污染无利可图。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