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09年8月9日,在日本东京塔下的一座公园,64岁的山东老人宋明远(中)恸哭悼念死在日本、生未谋面的父亲。当日,中日两国联合为二战中被掳至日本死难的中国劳工举行特殊悼念仪式。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参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 日媒称,一些曾经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强征”并在日本国内煤矿从事劳动的前中国劳工及他们的遗属26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企业作出赔偿并谢罪。如果诉讼材料被正式受理,将成为首个在中国国内对日本战时“强征”劳工问题进行审理的案件。
日本《产经新闻》2月27日报道称,尽管中国法院受理劳工诉日案会给中日关系造成影响,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还是表达了支持诉讼的意向,她说:“强征和奴役劳工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也是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敦促日方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报道称,迄今为止中国国内的法院还没有过受理“强征”诉讼的先例。在外交层面上已经被视为“得到解决”的战争赔偿问题现在又以“民间赔偿”的形式老调重弹,这也可以看成是中国改变了以往在这一问题上的方针。中国的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在目前中日关系恶劣的背景下,受理的可能性很高。
报道认为,一旦诉讼得到受理,起诉日本企业的风潮可能在中国全国蔓延,有可能给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以及双边贸易造成巨大影响。中国领导层有可能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国内外的反应进行评估后慎重作出决断。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6日的记者会上就战时中国劳工起诉日本企业要求赔偿一事表态称,“根据日中联合声明的规定,日中之间不存在索赔权的问题,包括个人的索赔权”,强调了日本方面没有赔偿的义务。政府要求被告企业按照政府发表的见解行事,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
报道称,日本外务省也通过外交渠道再次向中方表明“战时赔偿问题已经解决”的立场。并且警告称,如果判决要求日本企业作出赔偿,且发生中方扣押日本企业资产的情况,将会给中日关系造成深刻影响。
据报道,日本政府也要求涉事企业不要越过政府私自答应中方的和解或赔偿要求。但是目前还难以确定诉讼是否最终会被受理。
报道称,中国一直在批评日本首相安倍对靖国神社的参拜,他们很有可能把强征韩国劳工的问题与本国的诉讼相联系,要求韩国与自己联手就“已经解决了”的对日索赔问题再次发难。
日本外务省官员指出,如果中韩联手,那将对中日、日韩关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希望中方仍像过去一样不要受理类似的诉讼。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