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在兰州市区一居民小区内,居民正在排队接水。4月11日,兰州突发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 美报称,水污染事件发生多日以后,兰州市官员宣布,对受污染的输水管道已采取措施,自来水恢复正常供水。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14日报道称,这次污染事件迫使兰州市暂停供应自来水,从而引发恐慌抢购瓶装水。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太平洋环境组织中国项目协调员赵中说,13日有关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声明很难缓解居民的担忧。
身为环保组织绿驼铃创始人的赵中说:“每个人心中的第一个念头是怎样找到干净、安全的水。政府说目前的自来水已经达到标准,但事实是这是一个很长时间以来大家一直担心的问题。”
据中国媒体报道,供水直到检测出有问题的约18个小时后才暂停。这引发人们的非议,批评当地政府以及处理城市用水的中法合资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行动不够迅速。
报道称,记者13日拨打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新闻部门的电话,但无人接听。公司代表说,公司不存在拖沓低效的问题,但苯的检测较为复杂,花费的时间要长一点,而停水的决定只能由当地政府作出。
兰州的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它受到沙尘、雾霾以及偶发的有毒物质泄漏的影响。环保机构世界资源研究所发现,兰州有着世界上最不宜吸入的空气。
当局说,原油管道的泄漏物可能已经渗进输水管道,后者连通着两个水处理厂。13日,调查人员说,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曾先后于1987年和2002年发生过两起泄漏事故,导致一些渣油和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上周的检测显示,自来水中苯含量飙升。苯是一种致癌物。
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常常超过了环境监管机构控制污染的能力。大型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一边要力图满足对燃料和工业化学品的需求,一边要竭力确保安全并限制有毒物质的排放。有时,安全事故的后果立即有所显现。但兰州的居民想知道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虽然一些人只消费瓶装水,但赵中说,他的组织以前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要依靠自来水做饭、饮水和洗澡。
赵中说:“过去,包括上个月,很多人就抱怨水中有异味,居民质疑总说水质达标的政府和当地企业。因此,他们担心过去也许有过类似的水污染事件,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