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14年2月9日,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找工作。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今年的就业季已接近尾声,而大学生仍在艰苦奋战。但因担心经济减速,企业大幅度缩减了招聘人数。其结构性原因在于虽然大学数量激增,但产业扩容却难以跟上步伐,未能创造出足以吸收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就职岗位。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22日以《中国大学生就业冰河期何时能解冻》为题报道称,4月中旬,大连的22家日资企业召开了联合招聘会,吸引了超过600多名求职者。他们在拼命地寻找工作。
报道称,各公司的招聘人数都是“若干名”,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谓是一个极为严峻的局面。东北财经大学24岁的女研究生董同学手上拿着一摞简历,不安地说道:“我以为继续读研对找工作有利,结果发现两年前反而更容易找工作。”
据报道,2014年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同比增加28万,达727万人,创历史新高。而从海外留学归来,在中国国内找工作的学生也超过30万人,为史上首次。有人甚至认为今年是“前所未有的就业冰河期”。《上海日报》报道称,预计今年6月从上海高校毕业的17.8万名大学生中,已确定就业单位或升学的人只占20%。
报道认为,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在近15年里迅速增加至7.2倍。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中国领导层提出为促进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人才素质的方针,从而扩大了大学的招生人数。
报道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中国,产业扩容并未能赶上大学毕业生激增的步伐。在大连的日企联合招聘会上,招聘岗位以单纯的事务性工作为主,而大学生所期待的贸易、金融或有赴海外工作机会的职位则较少。
根据中国政府的估算,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在城市创造130万-150万个就业岗位。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