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3日报道 外媒称,在对英国进行了短暂的访问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了对希腊为期3天的访问。他没有空手而来……随着总额超过34亿欧元(1欧元约合8.37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的签订,中国已表现出了想在希腊立足的愿望。
法国《观点》周刊网站6月21日报道称,在2008年中远集团获得比雷埃夫斯港两个集装箱码头的特许经营权之后,如今中国又对希腊的机场建设表现出了特别兴趣。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希腊总理萨马拉斯共同考察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这是李克强和萨马拉斯来到3号码头,同码头工人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法国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玛丽-弗朗索瓦丝·勒纳尔认为,“北京希望扩大其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
报道称,中国想用对欧洲困难国家的帮助换取政治上的支持,尤其是共同抵制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此外,中国还想利用欧盟内部存在的矛盾。李克强此次选择访问英国和希腊绝对不是偶然,因为这两个国家目前都很敌视欧盟。
法国《欧洲时报》6月20日援引评论称,3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德国等欧洲陆地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3个月后,李克强又对欧洲的海洋大国英国和希腊进行访问,而希腊恰是2014年上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
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里昂,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文章称,两次欧洲行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高度统一,即在中国领导人的平衡外交战略下,欧洲、欧盟的力量正越来越得到北京的倚重。
为此,分析表示,中国不仅要与欧洲单个国家发展良好关系,还要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欧盟组织寻找共同语言,不仅要与欧洲人做好各个领域的生意,还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欧亚大陆合作模式,令彼此成为更亲密的朋友,最终成为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名副其实的“战略伙伴”,以缓解来自东边的压力。这正是中国领导人“深耕”欧洲的战略考虑。
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